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自2001年建系2002年建院,历经2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法学院。学院设有法学、应用心理学、知识产权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74人,研究生190人。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继续教育,努力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人才1四川省委政法委首届法学法律智库专家1人、四川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专家1人。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

  专业优势突出。学院是四川省首批立项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法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知识产权专业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优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三个本科专业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均为B+学院不断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倡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教学成绩显著现有国家级教改项目6,省级教改项目6,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有法律诊所实验室、模拟法庭实验室、心理测量测评实验室、心理学生物反馈实验室、知识产权实验室等17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价值1000余万元。法律诊所获评全国优秀法律诊所。学院与地方行政、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了50余个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四川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2个。

办学条件良好学院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法制教育普及基地四川省知识产权西南科技大学培训基地、四川省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与成长研究中心等多个省厅级教学科研平台,为学生培养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增强学生国际视野,培养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学院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2024 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53、世界大学排名152)、日本法政大学(日本大学SGU项目中的B类成员校,日本一流大学)开展国际化联合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国际交换留学机会。

学术氛围浓郁。学院设有拉美法律研究团队、群体性纠纷解决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团队、社会管理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团队、市场法律主体研究团队、刑罚制度研究团队5个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和主研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教育厅、绵阳市科研成果奖30余项,产生高水平智库成果20,其中1项成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学院常态化举办“北川国际心理论坛”,承办全国禁毒防艾法治研讨会中国(绵阳)科技城“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人才峰会、四川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中美犯罪治理比较研究”学术交流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学院开设有“道融民舟名家讲坛”“龙山法治论坛”“法学博士沙龙”等品牌学术活动常态化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

育人成效显著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组织实施了“青春导航”职业生涯成长计划、“青春启航”学业成长计划通过学风建设月、辩论文化月、宪法宣传周、心理健康文化月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本科课堂教学向课后的延伸。学院重点培育和打造了具有法学院特色的“辩论文化”,构建了以学院为基础,面向全校的素质教育大平台,组织参与全校新生辩论赛、首届科技城法治辩论赛、四川省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等重要赛事,让学生在演辩文化熏陶中提升思辨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近年来,学院承办组队参加了“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四川省大学生知识产权竞赛”、全国宪法素养大赛四川赛区片区赛等重要学科赛事学院重视学生科技活动开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四川省金奖1项、银奖1;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二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大赛特等奖、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社会实践奖项、四川省版权征文大赛一等奖17;全国大学生环境模拟竞赛亚军;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亚军。学院重视内外协同促进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曾荣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优秀团队荣誉。近三年来,学院学生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20%以上,司法考试通过率50%左右。大批学生通过公务员考试、选调生招考渠道录取到法律实务部门和基层党政机关等单位工作。